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就业与员工 > 员工工作 > 员工活动 > 正文

厚德载物 润物无声 —— 李爽教授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10
浏览:

记得还在浙财上本科大三的西方财务会计专业课时,给我们授课的、中财研究生毕业的朱康萍老师告诉我们,西方财务会计这门课是她从中财带到浙财开设的,而中财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开设西方会计专门化方向的一所高校,这个方向由李爽教授协助当时的会计系领导及李天民教授、魏振雄教授等前辈们创办。系统学习过中级财务会计的英文教材,培养了我对会计学的浓厚兴趣,也让我更有勇气报考中财的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当时的专业课笔试科目之一就是英文原版的西方财务会计)。

1999年有幸进入中财攻读李爽老师的硕士研究生后,得知李老师是我国最早一批国家公派赴美学习现代审计实务与理论的学者之一。90年代末,李老师刚刚协助校领导为中财申请到了会计学博士点,而且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会计学博士点之一。他告诫刚入学的我们,这个博士点来之不易,一定要努力钻研专业,系统学习借鉴国际通行的会计研究范式和方法论,争取有机会进入博士项目深造。在当时会计学的主流研究范式仍然是规范研究的环境下,李老师就已经意识到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把他从国外访学带回的一本会计研究方法论在师门中传阅学习。一开始读硕士时,还缺乏系统、规范的研究基础,在摸索过程中,我经常给中国会计报、中国证券报投些评论性文章,一开始李老师都积极鼓励,过了一个学期,他问了我的进展,说了一句话:你可以做些大文章。这样的提醒使我意识到自己需要重视会计研究方法论的学习,并开始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议题研读文献、搜集数据,并学习计量和统计分析方法。在2001年参加中山大学的实证会计研究会议上,我报告了一篇工作论文,后来论文点评人苏锡嘉教授偶遇李老师时夸奖了我,说作为一名硕士生能够形成初具雏形的实证研究工作论文还是值得肯定的。李老师转诉苏老师的评价后又和我说了一句话:你可以继续报考我的博士生,这让原本已开始找工作的我又有机会深造读博。

李老师1999年底调入了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担任副秘书长,同时学术关系仍然在中财。尽管工作极其繁重,但李老师仍然时常给我们提供机会协助中注协标准部的审计准则前期调研工作,并在我硕士二年级快结束时进入标准部实习,最终在硕士毕业时进入标准部工作。在标准部实习、工作的近五年时间里,我得到了大量机会接触会计审计实务、案例、专家、学者,参与了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行业政策的研究与制定,而李老师在这些过程中时常关心和指点。我在中注协工作期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选题源于我刚到协会工作时参加的财政部与证监会就双重审计进行的一次谈判。我还深刻记得,参加这次谈判的机会是李老师提供的。博士论文答辩通过后,我请李老师为我准备出版的博士论文作序,李老师欣然应允,并亲笔写了很长的一段话,鼓励我继续钻研学术。20067月我回到中财任教后,继续从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在中注协的工作经历使我的教学和研究养成了密切联系实践、解决重要现实问题的习惯,我也相信我所取得的任何收获和成绩都根源于李老师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方式,并最终作用于中财会计学科、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方向上的建设与开拓。

从参加硕士研究生面试首遇李老师至今已二十年,对李老师最深的感受就是他的德行深厚,广泛助人,谦逊低调,在工作方式上雷厉风行,从不拖拉,对待员工宽厚又不失威严,给我们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极少干预,但又会在关键时予以提醒点拨。尽管难以企及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我也一直在努力学习和秉持李老师做人做事的原则和风格。令人记忆犹新的是,我在浙财的朱康萍老师虽然是李天民教授的弟子,但我报考中财硕士时就告诉我:“你如果能考到中财李爽老师那里,最值得你学习的是李老师的人品”。

吴溪

记於2019年5月,暨中财70周年校庆前